【科普】害怕与人交流是因为内向、胆小?小心是患有社交恐惧症

又是一年毕业季,刚踏出大学校园的毕业生们都兴奋地在朋友圈里交流自己找到的工作,可小艾(虚拟人物)却独自待在卧室,一脸愁容。小艾是著名高校的应届毕业生,而且学习成绩不错,但她却不愿意和陌生人打交道。2个月前,小艾收到了第一份面试通知,虽然准备得十分充分,但在参加面试的时候,却感到非常紧张,面红耳赤不说,就连说话都语无伦次,结果自然是没有通过面试。后来小艾又接到了几个面试电话的通知,但她都直接挂断了。看起来小艾只是有点内向和胆小,但事实上,小艾很可能患有社交恐惧症。

到底是内向、胆小,还是患有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又被称为社交焦虑障碍,是焦虑障碍的一个重要亚型,其主要症状是害怕受到注视,例如害怕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话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不敢出门,影响到日常工作和生活;害羞则是一种常见的人格特质,本身并不具有病理性。那么,如何区别社交恐惧症和正常的害羞心理呢?这关键要看具体表现的合理性、发生频率、程度(和同类人群相比是否明显超出正常范围),是否伴有出汗、手抖、心慌、面红、发热等自主神经症状,是否会明显影响学习、生活、工作,是否有回避行为等。此外,社交恐惧症患者往往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异常表现,但却无法控制自己。

引发社交恐惧症的原因有哪些?

1、家庭因素。研究表明,父母对孩子的过度限制和过度保护,都会使孩子没有机会与社会接触并学习一些基本的社交技能,进而很容易引发社交恐惧症。

2、神经生物因素。研究发现,与正常人相比,社交恐惧症患者血液中的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更高。

3、认知因素。部分社交恐惧症患者将社交活动看作是一种危险或威胁,从而诱发一系列情感、行为上的表现。

4、人格因素。研究发现,大多数社交恐惧症患者都具有人格特质上的缺陷,包括自卑、胆小、对外界过于敏感、过分追求完美等。

如何治疗社交恐惧症?

即使患有社交恐惧症也无需过度担心,因为临床经验表明,绝大多数社交恐惧症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症状都会得到明显缓解。对于症状程度较轻、愿意接受心理治疗的患者,应该首选心理治疗;如果患者因工作忙等原因不能或不愿意接受心理治疗,则可以首选药物治疗,但将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结合起来才是治疗社交恐惧症最有效的方法。

此外,大多数社交恐惧症患者都起病于青少年时期,因为这一年龄阶段恰好是心理发展、人格完善的关键时期,所以对于青少年来说,预防社交恐惧症非常重要。除了青少年自己要有意识地多参加社交活动、多与其它人交流之外,学校的教育者和家长也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和社交技能,减少过多的限制和呵护,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作者:吴佳馨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

实习编辑:刘栓

(作者:吴佳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