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园博扮靓生态长江

“半城山色半城湖,碧水蓝天入画图。”这是记者日前在湖北工业重镇黄石市采访时感受到的秀美风光。近年来,黄石摘掉了“光灰城市”的帽子,把“绿色”鲜明地写在城市转型发展的名片上。2016年9月,黄石又向全世界发出邀请——到黄石来逛园博会。

 

 

生态回归催生最美园博

一座老工业城市,一届园博会,是一段美丽邂逅,更是一次生态回归。

黄石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早在3000多年前,华夏先民就在此采掘冶炼铜铁。近代以来,中国大工业的先驱者汉冶萍公司在此发端。华新水泥、大冶钢厂等老牌企业,也在此创立发展。黄石曾经为我国工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黄石之名声,得于矿产资源;黄石生态环境压力,也是因为矿产资源。时移世易,如何实现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为母亲河长江生态环境减压,成为黄石近年来持续攻坚的课题。

“没有长江,就没有黄石,也就没有我们几千年的矿冶文明。但时至今日,我们不能再‘啃老’了。”黄石市委书记周先旺说:“黄石何去何从,答案很明显,坚持‘生态立市、产业强市’战略,奋力实现换道超越。保护好长江这条‘母亲河’、建设绿色长江经济带,是实现换道超越的基调。”周先旺一再对记者强调。

找绿、补绿、添绿成为黄石生态发展的主旋律

2013年9月30日,铁山区北纬30度广场,当四面八方的男女老少走进“生态黄石”2013园林花卉展,徜徉在花的海洋中时,这里的人们初次尝到了生态的“美味”。

并不止满足于“赏心悦目”,2014年9月26日,首届黄石(大冶)园博会上,“生态富民”赋予了园博更实在的承载。

园博之美,是绿色之美、生态之美,更是希望之美。2015年的黄石(阳新)第二届园博会,累计接待游客136万余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3.8亿余元,签约重点项目36个,投资总额近150亿元。

这些园博盛会,让人们看到了绿色带给生活的美好,生态带给人们的福利。

今年9月26日,以生态文明为核心标志的湖北省首届园博会将在黄石举办,黄石将园博会主题定为“转型黄石、灵秀湖北”。届时,占地1200亩,总投资7.65亿元,由一个主展馆和45个特色展园组成的永久的“绿色港湾”将成为生态长江上一颗璀璨明珠。

攻坚治污重现碧水蓝天

为母亲河减负,黄石痛下狠手,大刀阔斧地治理曾经辉煌的矿冶业。近几年来,黄石向污染宣战,铁腕关闭“五小”企业367家,整治460家污染企业,直接影响工业总产值200多亿元,拉低工业增速3.7个百分点。

破污染之源、立生态之旗。黄石市经信委主任张焕明告诉记者,近年来黄石先后否决了硅灰石、炼焦等100余个项目,对一大批污染大、能耗高的项目“端茶送客”。黄石的绿色转型决心,换来的是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9.1%、空气优良指数达到315天/年。

在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公司竟然请来了黑天鹅担当污水治理的监测“哨兵”。公司党委副书记郭培峰告诉记者,公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经过深度处理后,一小部分排到污水处理厂旁边的池塘,这里成了黑天鹅悠闲游弋的场所;绝大部分废水排到各车间循环使用,真正实现了“节约环保”。黄石79.37公里的长江“黄金岸线”,曾有123个非法码头泊位。为了给下游也给自己和子孙留下一江清水,3月以来,一场长江岸线非法码头专项整治行动以雷霆之势迅速展开,非法码头全部拆除,昔日满目疮痍的长江岸线逐步恢复生机,干净和宁静重回沿江市民生活。

攻坚治污,绝不手软。2013年,黄石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市、县两级环保警察队伍。市环保警察支队开展各类专项行动20余次,先后侦破环境领域犯罪案件22起,刑事拘留59人;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2起,治安拘留14人,全市一大批严重污染环境的小工厂、小作坊“闻风”自动关门。

同时,黄石投入近百亿元资金,突出“治山、治水、治土、治气”四大重点,修复治理辖区内327个开山塘口、5万多公顷石漠化荒地,重点实施重大节能减排项目320个,抚平生态伤痕。

数据显示,近年来,全市还累计投入资金30亿元,完成造林绿化49.6万亩,市域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6.09%,水岸、道路绿化率达80%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54平方米。

工矿复垦为流域添绿

工矿废弃地复垦,为母亲河流域添绿,是黄石绿色发展引起全国瞩目的一个亮点。

铁山区,一处巨大“天坑”仰视天空,这是属于大冶铁矿的露天矿坑。开采遗址形成了444米的落差,好似巨大的年轮。在铁山区乃至黄石市,像这样的历史遗留工矿地还有很多。铁山区委书记胡楚平的话切中要害:“现在不搞生态建设,发展将后续无力。”

铺土、植草、种树,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建则建。曾经的矿山开采遗留废渣山再着新绿,成了美丽的公园、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巨大“天坑”转身变成“国家矿山公园”,每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

大自然是无情的,也是公道的,总是给尊重其规律的人以厚报。

9月2日,掩映在葱郁的树丛中的阳新县木港镇枣园村静谧安宁。多年来,该村坚持绿色发展,宜林荒山全部绿化,村民护林育林蔚然成风。全村森林覆盖率达到78.46%,农家庭院绿化达标率91.0%。

木港镇党委委员、村支部书记柯金华感慨地说:“过去,一遇到大暴雨,村民晚上连觉都不敢睡,现在树木多了,生态好了,再也不怕大雨了。”

一片片披绿挂翠的青山,一处处波光粼粼的碧水,构筑起了一道道守护家园、守护安宁的绿色屏障。

今年夏天,长江进入主汛期,7月23日上午,黄石港江滩公园红花绿柳,巡堤者来回走动,游园者气定神闲。居民陈金安坐在江边的椅子上,静静地望着奔流而去的洪水。

老人的淡定和自信从何而来?他告诉记者,这一次洪水尽管号称“98+”,但感觉不可怕。因为城市绿树多了,堤坝厚实了,内涝少了。

老人家住黄石港天虹社区,今年75岁,见证过三次长江大洪水。1954年因为江堤单薄,感觉洪水恐怖得吓人;1998年洪水拍打江岸,感觉什么叫惊心动魄;而今年,他很安心。

黄石还不断增强市民的生态自觉,把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群众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引导市民从一点一滴做起,使节约用水、栽花种草、植树造林、生态修复、低碳生活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绿色已越来越多地走进市民生活,真正成为黄石发展的主色调。